渔山乡 - 乡镇概况

渔山乡得名于渔山溪。1991年后,建置和辖地未变。辖12个行政村,38个自然村,107个村民小组。境内人口以汉族为主,少数民族有壮、侗、苗、彝等8个,均系婚嫁至此,散居各村。2004年8月迁入重庆市涪陵区三峡库区移民7户、32人,分别安置在五丰、曙星、万众和黎明4个村。2005年末,渔山乡总户数4352户,总人口15156人,其中男7632人,女7524人,农业户口14825人,非农业户口331人。少数民族82人。计划生育率94.4‰。渔山乡农副产品有粮食、油菜籽、茶叶、竹制品、土纸、蚕茧、水果及淡水鱼等。
渔山乡先后被浙江省和杭州市授予“社会主义新农村”、“社会主义小康乡镇”和“村民自治模范乡镇”等荣誉称号。
渔山乡 - 特色农业

渔山乡是富阳的茶叶主产区,在渔山茶叶发展势头良好,茶叶加工户越来越多,渔山乡有茶叶加工户60多户,茶机68台。渔山乡农技服务中心、科协、科技办邀请富阳市农业局茶叶技术人员到渔山乡为80多名茶农举办茶叶科技培训,主要讲解了茶叶机械的构造原理和操作程序、茶叶炒制技术。利用制茶机器面对面的给茶农讲解怎样炒制茶叶和机器的用法。通过培训,渔山乡的茶农更进一步认识到茶叶炒制也要靠科技,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劳动成本,增加收入,还提高了茶叶的质量。
渔山乡在政府引导下,积极开展科技培训,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茶叶生产,提升茶叶产业化水平,先后举办了3期无公害茶叶栽培、加工技术培训班,共有100多人参加了培训,使广大农户掌握了一整套茶叶栽培、加工技术,茶叶专业化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。渔山乡茶叶发展势头很猛,已种植茶叶80多万株。渔山乡有茶叶面积1500多亩,30亩以上大户有10多户,最大的有120亩。茶叶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的收入。
渔山乡 - 工业产业

渔山乡的工业经济主要工业门类有砂石采运、手工造纸、家具制作、小五金等4类。渔山乡工业总产值13940万元,突破亿元大关,60%以上为砂石采运产值。为保护富春江环境不受破坏,富阳市政府决定关闭沿江石宕及定点、定机、定量采挖富春江黄砂,砂石采运业急剧下降。五一、黎明、五爱等村的小木家具制作曾兴旺一时,渔山乡家具企业达108家,产值3500多万元,为历史鼎盛时期,后因企业形不成规模,产品上不了档次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失去优势,产量、产值锐减,至2005年,家具生产只剩26家,均属小本小利的小型作坊,已基本退出市场竞争舞台。以手工操作为主的造纸业,原是渔山乡农民的主要副业,所产元书纸、坑边纸、迷信纸曾是长期当家产品,亦因产品不适销对路,农村劳动力向其他行业转移等原因逐步减少,已基本停业。
渔山乡工业结构进行调整,首家引进企业杭州徐王纸业有限公司在境内落户,开始生产机制白板纸,次年,实现产值2500万元,此为渔山乡第一家规模企业。渔山乡通过整顿和重组,盘活资产存量,引进福斯特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企业3家。渔山乡建立渔山工业小区,小区位于三元村,占地31.3公顷,引进工业小区企业有杭州弘博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3家。渔山乡有工业企业251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,从业人员3648,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6.25亿元,产销率96.2%。
渔山乡商业网点有渔山供销社。位于黎明村的渔山农贸市场启用,有摊位23个,是渔山乡第一个较大的市场。杭州华辰超市渔山连锁店在黎明村开业。渔山乡有大小店铺250家,从业人员2100多人。
渔山乡 - 教育医疗

乡内有乡级卫生院1家,防保所1家。渔山乡除了海拔530米高的林峰村外,其余11个行政村都建立村卫生室;渔山乡投资118万元,新建渔山卫生院门诊大楼,门诊大楼位于黎明村,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,医疗设施较为齐全。建立渔山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渔山乡被杭州市政府授予“杭州市初级卫生保健达标乡镇”。渔山乡自来水普及率9%;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3195人,占农村总人口的91.2%;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81%;完成有线广播进村入户工程,通过市政府验收。
渔山乡 - 新农村建设

一、围绕“一二三七”工作计划,狠抓落实七大民生工程。渔山乡本着“以民为本、为民办事”的宗旨,按照“一二三七”工作计划,重点建设七大民生工程,提升农民生活质量。一是加快水利工程(饮用水工程)建设;二是以“百千工程”为载体,全力推进村庄整治工作;三是全民动员,扎实开展“清洁渔山”专项行动;四是多措并举,积极进行浙江省级生态乡创建;五是切实做好“联乡结村”和“下山移民”工作;六是加大投入,按时完成林道及村道建设;七是稳步推进村级校区撤并整合工作及中心小学食堂改建工程。同时将七大工程进行任务分解、责任捆绑,考核细化、监督强化,真正做到民生工程暖民心。渔山乡七大民生工程进展情况良好,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。
二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,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。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、基本养老保险及工伤保险工作。一是加大宣传力度,做好相关政策解释工作,正确引导农民转变观念,提高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;二是形成乡村二级上下联动工作格局,细化工作任务,层层落实责任,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;三是规范养老金发放工作和合作医疗、工伤保险有关报销程序,做到及时准确,真正实现农民老有所养、病有所医。
三、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,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。在全市打造“运动休闲之城”的大背景下,渔山乡积极组织农民群众参加形式对样的市性大赛,包括富阳市万人排舞大赛、富阳市第七届老年运动会、富阳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等。通过参与比赛,营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,促进了村民之间的交流和联系。渔山乡政府积极联系文广、科技、卫生等相关部门,邀请专业人员送服务下乡,丰富了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,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。
渔山乡以建设“殷实渔山、生态渔山、和谐渔山”为目标,把握机遇、创新思路、团结奋斗、攻坚克难,经济社会呈现持续、健康、协调发展。先后有三个项目落户工业小区,总投资达5亿元;农业经济有新特色,“五丰沙”农产品商标成功注册,150亩“水稻—绿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示范”项目和500亩“生态型水产养殖标准化鱼塘建设”项目通过浙江省、市有关部门验收;社会事业健康发展,基础设施日益优化,乡容村貌改善显著,顺利通过杭州市生态乡验收。[